46岁的张先生,是一位资深跑者,他的跑步之旅,起初是体检报告的一纸“病危通知书”,各项糟糕的指标让医生严肃地提醒他必须加强运动。
于是,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跑步之路,起初,从最初的艰难1公里到轻松的跑完5公里,一年后,跑步已然成为了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
当然跑步带来的效果也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,一年后,当他再次走进体检室,那一份全新的体检报告上绝大部分指标恢复了正常,体质也变得相当好。
从那以后,张先生坚信,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地跑步,不仅能拥有健康的体魄,还能延年益寿。
可命运似乎总爱给人开个玩笑,在有一次晨跑中,张先生跑完之后感觉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,到了晚上,似乎呼吸也变得异常沉重。
危急时刻,家人迅速将张先生送到了医院,却被告知,这是以前的哮发作了!
在经过治疗康复以后,张先生满心疑惑地询问医生:“为什么以前跑步哮喘都没复发,这次却这么严重?”
医生根据详细的诊断给出了解答:原来,那几天张先生已经患上了感冒,但他依然坚持高强度跑步,剧烈的运动让他本就虚弱的身体免疫力进一步下降,从而引发了哮喘的复发。
其实张先生的经历,其实是众多跑者的一个缩影。
很多跑者都有着类似“激进”的做法。有些跑者在膝盖已经隐隐作痛的情况下,仍然固执地选择带伤跑步。
他们甚至还自我调侃说“以毒攻毒”,天真地认为小伤跑一跑就会自愈。
然而,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的一击,最终,他们真的跑出了“跑步膝”,不得不无奈地停下奔跑的脚步,用几个月的时间来养伤。
那些想通过跑步减肥的人,往往心急如焚,恨不得一天就跑掉身上所有的赘肉。
他们不顾自己的身体承受能力,盲目增加跑步的量和强度,殊不知,他们在追求快速减肥的道路上,已经埋下了受伤的隐患。
由于本身缺乏运动基础,猛然加大运动量,身体根本无法适应,受伤也就成了大概率事件。
许多研究表明,当一个人进行高强度运动后,在短时间内,身体的免疫力会降至低谷。
我国全民健身的运动强度建议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参考,国民每周应进行3次以上运动,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,一周中等强度运动时间加起来达到150分钟即可,且每次运动强度应在中等以上。
那么,如何判断中等强度呢?
我们可以通过运动时的心率来评判,一般来说,最大心率的60 - 70%就可以认为是中等强度运动,这个区间也恰好是有氧运动的心率区间。
当我们跑步时,不妨关注一下自己的心率,让运动在科学的轨道上进行。
跑步就像一把双刃剑,它能带给我们健康和快乐,但如果使用不当,也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。
我们在享受跑步带来的愉悦和益处时,一定要保持理性和科学的态度。
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,合理安排运动的强度和时间,切不可盲目追求速度和距离,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在跑步的道路上,收获真正的健康和幸福。
配资炒股官网开户,实盘配资查询,配资哪家比较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